

刘徳泳博士于2014年1月7日访问课题组,并在物理楼322室做了题为“Fast ion Studies in the National Spherical Torus Experiment”的报告。报告中刘徳泳博士首先介绍了位于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研究所的NSTX装置及其特点;然后说明研究快离子的重要性,即:快离子是能量和动量源,可以影响能量平衡导致MHD不稳定性,提供电流驱动以及造成器壁损害等;最后介绍了研究快离子的实验和模拟方法。实验上开发了ssPNA和FIDA两种诊断方法;模拟上使用实验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,应用Global kinetic MHD hybrid code --- M3D-K进行模拟,对程序的正确性进行验证,从而为将来模拟预测ITER装置做准备。报告由丁洪斌教授主持,王德真教授,王正汹教授,孙继忠教授,刘悦教授,王艳辉副教授以及相关老师和学生参加,并针对诊断设备、球形马克的特点、模拟工具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。
刘徳泳,1999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学位,2002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(导师王德真教授),2001年获得“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”。2002-2009年在加州大学Irvine分校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。毕业后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工作,现在工作于PPPL的NSTX装置,从事快离子诊断及模拟研究工作。